时间:2022-12-18 15:20:19 | 浏览:1186
每周三约你寻茶
睡前看一篇「一千零一夜」
清朝《太湖备考》里评价碧螺春:“所产无多,市者多伪”。可知自古碧螺春都是名贵稀缺的春茶。
碧螺春以“形美、色艳、香浓、味醇”这四绝闻名于中外,碧螺春产于苏州太湖洞庭山(东山和西山)一带,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。
碧螺春的历史
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,中国十大名茶之一,属于绿茶类,已有1000多年历史。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太湖的东山、西山、光福一带,所以又称“洞庭碧螺春”。
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,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“功夫茶”、“新血茶”。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,顺手摘了几片茶叶,泡茶后奇香扑鼻,脱口而道“香得吓煞人”,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“吓煞人香”。
到了清代康熙年间,康熙皇帝视察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、卷曲如螺的名茶,倍加赞赏,但觉得“吓煞人香”其名不雅,于是题名“碧螺春”。
此茶有悠久历史,在清代康熙年间就已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。
碧螺春的当代
除了历史悠久,如今,作为中国十大名茶,碧螺春的大名依然响彻海内外:1915年,巴拿马万国博览会、1958年农业部牵头组织的中国名茶评比会、1999年的《解放日报》、2001年美联社和《纽约日报》、2002年的《香港文汇报》都将它推举出来。
从1915年至2017年,有公信力的十大名茶评选,总共有6次,相比于上榜1次的南京雨花茶、上榜3次的祁门红茶,上榜5次榜单的碧螺春可谓是遥遥领先。
一斤碧螺春、四万春树苗,除了有交口称赞的口碑,碧螺春还因为相比于其他茶叶,产量并不高,而显得愈加珍贵。
据官方数据通报:2017年,洞庭山碧螺春产量,为110吨左右,比去年增加10%左右,特级洞庭山碧螺春产量12吨左右,比去年增加20%,一级洞庭山碧螺春产量25吨左右,比去年增加25%。
2017年,特一级洞庭山碧螺春产地价格在3000元/斤以上;洞庭山碧螺春特一级产地价格,达5000元/斤以上。即使这样,仍然挡不住茶客们的追捧。根据相关数据显示:当地人喝到正宗的洞庭碧螺春的比重也只有0.78%。
碧螺春的产地
明前碧螺春,尤以洞庭东山为上乘。比起江浙一带茶山排列整齐的人工痕迹,洞庭东山茶树仿佛野生。
东山,距苏州古城区37公里的太湖东南岸,是一座占地96.6平方公里,呈长条形的半岛,三面环水,万顷湖光连天,渔帆鸥影点点,与洞庭西山、光福邓尉等72峰交汇而成绮丽宽广的太湖风景区。
受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影响,这里年均气温保持在16℃,年均降水量1139毫米。充足的雨水与温和的气候,滋养了这一方土地上的瓜果植蔬。
洞庭两山树木苍翠,泉涧漫流。花清其香,果增其味,泉孕其肉,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正是如此孕育而成的。
产于早春的碧螺春茶,条索紧结,卷曲如螺,白毫毕露,银绿隐翠,叶芽幼嫩,冲泡后茶叶徐徐舒展,上下翻飞,茶水银澄碧绿,清香袭人,口味凉甜,鲜爽生津。
碧螺春的采摘
每年三月的东山,四五点的清晨,唤醒山林里的生命,茶农们敏锐感知到这是时间发出的信号,开始进山采茶劳作,事实上,每年从3月中旬到4月中旬的一个月时间,茶农们忙碌不停。
对于茶人来说,喝上初春的一杯鲜,春天才是真的来了。而对于茶农来说,春天要来的早一些,采摘春茶的时候,春就已到来。
春分前后采摘的明前新芽,已经孕育出最鲜嫩的口感。而谷雨前后的炒青,品质渐落,不能归入碧螺春一类。
不同时间孕育出的茶叶,本身不识节气,只是随着上升的气温,嫩芽越长越大,滋味也跟着变化。
所以碧螺春要摘的早,采的嫩,小心翼翼将芽叶护于手心,再送至篓中。
茶,正以时间赛跑的状态,为人呈现出最好的口感,这是人的一刻,这是茶的一生。
碧螺春的炒制
上好的碧螺春制作过程
从温度到手法,都有严格要求
杀青、揉捻、搓团、烘干
必须恰到好处,最终方可焙制出
“铜丝条,螺旋形,浑身毛”的碧螺春
碧螺春茶芽细嫩,必须手制。其中奥妙全凭自己苦练,难与外人细说。
整个炒茶过程,必须一气呵成,不能超半个小时,极考验手眼工功夫。
炒青
鲜叶当天摘,当天炒。坚持以木柴热锅,极为讲究火候,先烧到四百多摄氏度,回落到三百多摄氏度,鲜叶才下锅。
杀青:手不离茶,茶不离锅,快速提升茶的香味和浓度。
柴火:火候或过或欠,都会茶色不佳、香味有憾。
揉捻:用手掌心且揉且团,力度速度全靠经验,直至白毫蓬起,条索呈螺型。
回烘提香:必须用木炭,不可用明火。一锅茶叶的粉末标准不超8g。辛苦做出来的一锅干茶,最多不过4两。
成品条索纤细、卷曲成螺,满身披毫。捧起一吸,清香能沁到你的心坎里。
冲泡一杯,经双手揉搓的茶叶如云舒展,呈现一旗一枪。汤色碧绿清澈,叶底鲜嫩明媚。第一口,味道清雅鲜醇。第二口,舌底回甘、满口生津。
第三口,花果嫩香早已随着喉舌直抵心坎,如置身山林果木间,清新爽朗。鲜味悠悠扬扬,又如春雨无声润物。
味觉体验达到极致的洞庭碧螺春,是时间、经验、传承的酝酿,是人与茶的脱胎临界,是木与火的灿烂涅槃。
-END-
洞庭碧螺春自东山之“画”中长出,但泡一杯,其鲜嫩香甜却在时间、空间的维度远远飘出了此刻与苏州。一如康熙帝当年在太湖御码头亲笔提下的“二虫”两字,意在风月无边。
希望这杯正宗又完美的洞庭碧螺春,能让你看到如画的江南。
话题·互动
#你有喝过碧螺春吗#
欢迎留言分享
一级:外形:条索纤细,卷曲呈螺,茸毛密布,银绿隐翠,幼嫩齐整.内质:汤色碧玉鲜艳,香气浓烈芬芳,滋味鲜醇甘美,叶底绿叶初展,芽大叶小.二级:外形:条索纤细,卷曲呈螺,茸毛密布,银绿呈翠.内质:汤色绿艳,香气清香芬芳,滋味鲜醇,叶底幼嫩初展,
我们从2月底陆陆续续的一直在关注洞庭碧螺春!今年,洞庭碧螺春早茶(乌牛早)似乎比往年来的更早些,2月21号,东西山就有茶农陆续开采了!其实,乌牛早属于东西山早期的引进品种,乌牛早起源是浙江永嘉县,发芽最早的茶树品种之一。它的青叶也是比较好认
(一)洞庭碧螺春的外形特征:满身毛、铜丝条、蜜蜂腿.1.满身毛:碧螺春满身白毫掩盖,评审上称为茸毛密布,按掩盖的程度即茸毛的密布程度区分茶叶的优次.2.铜丝条:这是指碧螺春茶叶条索紧细重实,冲泡时迅速下沉,不浮于水面.评审上称为纤细,是碧螺
十大名茶版本之一想要鉴别洞庭碧螺春有三步,先看是不是原产地,再看是不是原树种,最后看是不是原工艺。原产地:与浙江、四川碧螺春不同,洞庭碧螺春有固定的原产地,就是苏州太湖里面的洞庭东、西山。其中西山是湖中的一个岛屿,东山是伸入湖中的一个半岛,
本人一直以为"洞庭碧螺春"产自洞庭湖,直到去苏州太湖东山岛旅游,才知道这么多年的错误认识。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,中国十大名茶之一,属于绿茶类,已有1000多年历史。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(今苏州吴中区)一带,所
苏州本地产的洞庭(山)碧螺春茶作为名优绿茶的代表,在市场上一直名声在外,价格不菲。引得不少外地茶纷纷效仿,诞生了许多“外地碧螺春”。外地碧螺春和洞庭碧螺春价格相差悬殊,它们在口感滋味上又有什么不同呢?在购买时怎么辨别?洞庭碧螺春我们做了一个
正宗洞庭碧螺春产地: 大家都知道正宗洞庭碧螺春出自于东山和西山这两个地方,但这两个地方产出的碧螺春也是大不相同的。 东山,一般有过了解的朋友应该都知道,种在山上且黄泥土培养出来的碧螺春香气和口感是最佳的,而种在鱼池边或是马路边上的碧螺春就相
到了三四月,苏州街市茶行和本地人的朋友圈里,春茶信息又活跃起来了,满城可见碧螺春。不过洞庭碧螺春名气虽大,产量却极其有限,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,于是大量廉价“碧螺春”涌入市场。对于消费者而言,常常很难分辨出真假,今天就教大家4招快速鉴别的
芷韵说茶张树昌,关注我,让你从茶叶小白快速成长为茶叶高手! 洞庭碧螺是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,属于卷曲形炒青绿茶,产于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。洞庭的东山和西山都是太湖中的岛屿,这里常年气候温和,空气清新,云雾缭绕,很适合茶树的生长。关于洞庭碧螺春茶
文字原创 / 保和堂苏州的清晨,第一缕阳光洒在湿漉漉的石板街上。不一会儿,巷子里便响起了一阵悠闲的脚步声,有拎着篮子前往菜市的主妇们,还有的,就是被阵阵茶香唤醒的茶客们。 茶客是从来不会贪睡的,他们贪恋的是一份休闲和消遣。 作为苏州人的保和
相信常喝绿茶的人都听说过碧螺春,不过碧螺春很多地方都有产,常见的有浙江碧螺春、四川碧螺春、云南碧螺春等等。那么问题来了,这些碧螺春都是真的吗?其实对于碧螺春来说,不能说真假,只要是按照碧螺春的工艺制作,都可以称为碧螺春。当然,更贴切的应该用
你心中的佳人是什么茶?绿茶,就是清雅高洁的女子,从外表至内涵都透露着恬静纯洁,令人见之忘俗~如西湖龙井、黄山毛峰、安吉白茶、碧螺春……如一位位神态各异的妙龄女子,透露着清新脱俗的气质!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《妙龄女子——洞庭碧螺春》的故事•历
洞庭碧螺春是中国绿茶中的珍品,以其形美、色艳、香浓、味醇而享誉中外,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洞庭碧螺春与闻名天下的洞庭湖并无关系,它出产自江苏太湖的东洞庭山和西洞庭山(今属苏州市吴中区)。太湖明代《姑苏志》载:“洞庭山,在太湖中。一名包山,以四
茶色碧绿,茶形卷曲如螺,春天采摘,因此康熙帝赐“碧螺春”雅名,碧螺春是中国传统的十大名茶,从茶叶属性上面来说,碧螺春是绿茶,一直以来也是在中国十大名茶之列。而且还是十大名茶的前几名。碧螺春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,据说真正碧螺春茶名的由来 ,
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,苏州与杭州,宛如姐妹,素来并称。苏州有的,杭州也有,比如说茶,苏州有洞庭碧螺春,杭州有西湖龙井。每到春茶季,都有茶友争论两者谁更好,谁更贵,谁更鲜,谁更香……其实,它们也有不少相似的地方。茶名由来相似“碧螺春”的由来,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