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3-05-17 03:26:27 | 浏览:127
高考倒计时200天的时候,你见到过类似的说法么?——
“距离2021年高考仅剩200天,孩子备考越来越紧张,家长的备考工作也要开始冲锋,你准备好了吗?”
在孩子高考备考的时间里,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想法:
我们家是第一批“新高考”的“小白鼠”,要不要早点做功课?
想了解却无头绪、时间精力都不允许,怎么办?
要不要多进几个群打听打听?要不要多收集点填志愿的资料?
其实,这样的不安情绪,大可不必。
(一)
高考升学起跑线上,
你一点都不晚,一直都不晚
事实上,现在的你已经跑赢了近六成的家长!
针对“家长从何时开始关注高考升学?”这一话题,我们曾做过一项调研。
结果显示,44.55%的家长是从高考前半年才开始关注高考升学;15.47%的家长是在高考前2个月才开始关注,甚至10.91%的家长是高考后才开始关注。
所以说,在高考升学起跑线上,现在的你起步并不晚。而且,一直都不算晚。
因为,每个阶段开始关注高考升学信息,都会有相应的解决方案。
当然,如果家长有时间和精力能早做准备自然是好的。而,眼下逼自己去专研,马上成为一个“填志愿”的专家,可以但是并非必须。
(二)
“官宣”细则未出,
别被海量消息冲昏头脑
关于2021年“新高考”大部分的细则尚未公布,有太多民间的公众号、微信群给大家带来了不少的“小道消息”,放大了家长们的焦虑情绪。
一名家长智囊团的成员分享2020年填志愿经验时提到:“刚开始我看到群就进,看到链接就点,结果发现时间根本不够用,看多了反而更乱了,这样效率太低了。”
过来人的经验告诉我们,过量的资讯让人眼花缭乱,盲目进群、查看海量信息并不会给你足够的安全感,反而增加了信息筛选的成本,更增加了被误导的风险。
再说,面对高考升学这件“人生大事”,每一届孩子和家长都会产生焦虑和迷茫,这与“新高考”还是“旧高考”无关。
因此,没必要被海量信息扰乱心神,陷入绷紧的状态,毕竟你的紧张也会传染给孩子。从容一点吧!
(三)
他们——
都是与孩子沟通的专家
每年到了志愿填报的阶段,大量的家长会发现,真正困难的不是如何填报的技巧,而是如何填报的选择。
选学校、选专业都需要与孩子共同决策得出的,而在日常生活中长期积累的沟通正是决策的主要依据。
对比过往的成功案例,高考升学“大赢家”家庭都有同样的特点:沟通,做得有技巧、有效果。
沟通做得好,才能更加了解孩子的真实兴趣、能力水平,也能让孩子对于未来的选择更加有掌控感和期待感。反之,结果可能会出现偏差。
比如,有一位2019届的家长填志愿时,考虑到孩子平时喜欢玩电脑,就为孩子选了计算机专业。没想到大学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完全不是想象的模样,导致孩子一直埋怨父母,甚至出现厌学情绪。
这就是亲子沟通不力留下的“坑”。
高考升学这件事并不只是一个填志愿的动作,更是一个家庭与孩子一起面向未来的成长过程。而做好沟通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步。
在家长精力和时间都有限的当下,不一定现在开始准备填志愿这件事,但是一定要关注“沟通”。
最后,我们想说
1.对于志愿填报,早点掌握基础概念自然是好事,但也不必过早忧虑,现在起步一点都不晚;
2.从现在开始,更要关注的,是和孩子的每一次沟通,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和内心诉求;
3.规避海量信息,“找对组织”,筛选若干靠谱的信息渠道即可。
从现在开始距离高考还有大概200天,距离志愿填报也有将近8个月。只要每天了解一个小知识点,在不知不觉中,你就能成为孩子的志愿填报军师。
找对组织找对方法,高考升学其实也没有那么难!
我们也会一直陪伴大家,为大家拆解真正有必要掌握的小信息点,让你与孩子一同走好新高考的成长之路。
出品|南方青春高考季
【作者】 翁子盈;柯丹洁;罗予岐;唐巧燕
南方青春高考季
来源:南方+ - 创造更多价值
高考倒计时200天的时候,你见到过类似的说法么?——“距离2021年高考仅剩200天,孩子备考越来越紧张,家长的备考工作也要开始冲锋,你准备好了吗?”在孩子高考备考的时间里,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想法:我们家是第一批“新高考”的“小白鼠”,要不要
前不久去游乐园带小外甥游玩时发现,旋转木马的音乐变了。惊讶呀,千年不变的背景音乐,终于被换掉了。咦,这曲子正是莫文蔚的《I Do》。甜到让我这个单身狗都觉得,坐上在上面秀恩爱的小情侣小夫妻们,瞬间变得可爱了许多,坐在上面的小萝莉小正太们,也
南都讯 记者杨丽云 通讯员穗消宣 10月28日,广州市消委会发布15款儿童推车比较试验报告。报告显示,在强制性项目中,有3款样品未通过。宝贝宫殿一款儿童推车,危险夹缝项目不合格,可能夹伤婴幼儿手脚。宝贝宫殿、dodoto两款儿童推车,稳定性
近年来,儿童性早熟发病年龄呈现低龄化,甚至有的孩子5、6岁就早早出现了乳房发育、睾丸增大的现象,网上又流传着很多关于孩子性早熟的危害:长不高、影响生育能力……一听到这些很多家长就非常恐慌,不知该如何是好!开始检讨自己给孩子的饮食问题:吃没吃
中国象棋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之一,是一项高雅的文化体育运动,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优雅高尚的生活方式。大量实践证明:下棋在培养孩子的全面素质方面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,可以开发孩子大脑,启发孩子思维,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最佳结合。聪明的孩子学下
在养蜂生产实践中,检查蜜蜂群生存状况是养蜂管理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,但你每次都要打开蜂箱检查那就会浪费很多的时间,同时也打扰到蜂群,以多年的经验以来通过“看”就能发现问题所在,下面总结如下:山好水好才有好蜂蜜第1看:看飞翔。工蜂在箱前翻筋斗云
今天看到一位自称复旦大学毕业的物理专家,接受记者采访时,对SpaceX公司的火星计划提出了质疑,认为50年之内,火星移民是半点谱都没有的事,八字都没有一点。他说从学物理的角度来说,他是鄙视马斯克的。不过看到他后来说目前载人航天飞到火星需要9
许丽: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,浙江省中山医院小儿推拿科主任。浙江省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副主任委员,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。“十二五”“十三五”国家级规划教材《小儿推拿学》副主编。这里介绍了几个治疗小孩便秘、腹泻以及助睡眠的
新华网济南2月14日电(肖寒)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,在中国几千年的生产生活和实践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。近年来,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迎来快速发展,小儿推拿作为一种绿色、安全的自然疗法,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的青睐。近日,新华网《镜头下的医患现
“双减”后第一个暑假如期而至,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林萍(化名)给孩子挑选了不少艺术类培训班——钢琴、芭蕾、创意美术……“琴棋书画,让孩子多学学也无妨。”林萍的话,也代表着时下不少家长的心声。记者在调查中发现,随着学科类校外培训被大幅压缩后,各
来源:人民日报经不住7岁女儿的请求,北京市的张先生日前从网上给女儿买了辆销量不错的电动平衡车。但女儿骑行玩耍时却突然从平衡车上摔出,造成左臂粉碎性骨折。医生表示,孩子的伤势相当于从3层楼的高度摔下来,儿童在骑行电动平衡车时发生事故导致住院的
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,但随着我国生育率降低、老龄化加速,儿童在整个人口中所占比例正呈下降趋势。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,1982-2012年,中国0-14岁人口(含不满15周岁)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从33.6%下降到16.5%。自2013年开始,
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苦恼:经常听老师反映孩子上课坐不住,不认真听讲,东张西望,总做小动作。在学校都不能专心,在家里就更不得了,辅导孩子功课发现低级错误一大推,更令爸妈崩溃的是孩子写作业三心二意,边学边玩,本来半小时的作业不到一个半小时绝写不完
受疫情影响,相信今年应该是许多父母过得非常痛苦的一年,因为将近大半年的时间里都要和这些调皮捣蛋的小祖宗满待在一起。而对于出笼的神兽,很多家长也是非常苦恼,尤其是那些有多动症的孩子,更是让父母头疼。 “熊孩子”状况百出,影响的不单单是孩子学习
孩子爱玩、好动是正常的,但当孩子多动过分,连家长都管不住的时候,就要及时检查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。“多动症”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(ADHD)的俗称,指发生于儿童时期,与同龄儿童相比,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、注意持续时间短暂、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